目录
大幅下跌有什么期权策略可以操作的吗?
下面介绍几种在预期股市大跌时常用的“保险型”期权策略,它们主要用于保护股票组合免受大幅下跌的风险,同时在成本和收益之间进行平衡。以下各策略解释了基本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情形,供您参考:
1. 保护性看跌期权(Protective Put)
策略原理
保护性看跌期权又称“防护性看跌”,基本操作是:
-
持有一篮子股票(或一个股票组合),
-
同时购买相同股票数量的看跌期权,行权价通常选在当前市场价格下方一定幅度的位置。
这样,如果市场下跌,看跌期权的价值上升可以抵消股票组合下跌的损失,相当于为持仓加了一层保险。
优点与缺点
-
优点:
-
明确限制下行风险:亏损最多为股票下跌至看跌期权行权价的差额,再加上期权费成本;
-
灵活选择执行价,能够在成本和保护力度之间达到均衡。
-
-
缺点:
-
购买看跌期权需要支付权利金,这会增加成本;
-
如果市场波动不大,支付的权利金可能成为沉没成本,使得整体收益降低。
-
适用情形
当预期市场剧烈下跌但又希望继续持有优质标的时,该策略比较适用;同时适用于对下跌风险较为担忧的投资者。
2. 领口策略(Collar Strategy)
策略原理
领口策略是通过同时买入看跌期权和卖出看涨期权来对冲下跌风险并部分抵消期权成本。操作步骤为:
-
持有股票或股票组合;
-
买入一个看跌期权以提供下跌保护;
-
卖出一个行权价高于当前价格的看涨期权,将收到的权利金用于部分抵消看跌期权的费用。
这种组合构造了一个“领口”,即股票价格在某个区间内波动时,可以有限度的获利,同时下跌时也会得到部分保护。
优点与缺点
-
优点:
-
降低保护成本:卖出看涨期权得到的权利金降低了整体的保护成本;
-
下行风险受限,同时也锁定了一定收益区间。
-
-
缺点:
-
限制了上行收益:如果股票大幅上涨,因卖出看涨期权而放弃了部分上行收益;
-
需要较精准的定价和执行策略,确保执行价的合理性。
-
适用情形
当您对市场未来走势不确定或仅希望获得有限回报时,领口策略可以实现成本控制并提供“保险”功能,同时还能部分参与市场上行行情。
3. 看跌价差期权策略(Bear Put Spread)
策略原理
看跌价差期权策略主要是针对预期大跌行情中的保险需求,但其风险与收益都受到严格控制。操作方式为:
-
同时购买一个高行权价看跌期权(起到保险作用)和卖出一个低行权价看跌期权(用于补贴一部分权利金支出)。
这种做法可以减少净支出的权利金成本,同时也限定了最大收益和最大损失。
优点与缺点
-
优点:
-
权利金净支出较低,保护成本更为经济;
-
明确的风险-收益区间:亏损和盈利都有上限。
-
-
缺点:
-
收益受限:虽然下跌时可以获得保护,但上涨时同样也有限制;
-
需要在选定行权价时做好精准判断,确保策略匹配预期下跌幅度。
-
适用情形
适用于对未来市场下跌幅度有一定预判且希望以较低成本对冲下行风险的场景。该策略对那些愿意接受收益限制、但希望控制成本的投资者较为合适。
4. 合成保险策略
除了以上较为常见的策略,实际上还可以利用其他期权组合(如购买深度实值看跌期权或者基于波动率构建的保护组合)来实现类似“保险”的效果,关键在于如何衡量期权费与预期下跌风险的平衡。这类策略通常需要根据标的物现状、隐含波动率、剩余期限等参数动态调整仓位,确保在市场大跌时能提供足够保护。
策略选择的考虑因素
-
成本与保护力度
– 保护性看跌期权和看跌价差策略在保护下行风险的同时,都需承担一定权利金支出,选择合适的行权价和到期时间至关重要。 -
上行收益的牺牲
– 如领口策略会部分牺牲上行收益,这是在获得下跌保护的前提下必须接受的 trade-off。 -
市场波动性
– 在市场波动较大时,期权的价格往往上升,这会导致保护性策略成本上升,投资者需权衡保护成本和潜在收益。 -
持有期限和组合构造
– 短期保护和长期保护在权利金、时间价值上都有区别,不同组合需要结合个股或整个股票组合的特点进行优化配置。
总结
当预期股市大跌时,投资者可以考虑以下几种保险型期权策略作为风险管理工具:
-
保护性看跌期权(Protective Put):
为持有股票加一份下跌保险,确保当股价跌破某个水平时获得补偿。 -
领口策略(Collar):
同时买入看跌期权和卖出看涨期权,以降低下行风险和保护成本,但可能牺牲一部分上行收益。 -
看跌价差期权策略(Bear Put Spread):
通过高、低行权价看跌期权的组合降低净支出和风险,但同时限制了最大收益。
选择哪种策略需要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市场预判和投资组合特点来定。对于部分投资者来说,利用适当的期权保险策略不仅能够降低持仓风险,还能为市场波动提供一层额外的保护。如果市场的波动非常剧烈,建议结合技术分析和市场情绪进一步调整策略配置。
在应用这些策略时,建议实时关注标的资产的波动、期权定价模型和隐含波动率变化,并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仓位,确保期权组合始终在既定风险水平之内。